2019-01-28 17:10:47
“羊娃”同樣有吉運
——生肖決定命運,純?yōu)榛恼Q迷信
中國注冊理財規(guī)劃師協(xié)會主席朱相遠
起源于我國古代的農(nóng)歷,以天干地支來紀年,(同樣也紀月、紀日、紀時)。十個天干與十二個地支,互相搭配,最小公倍數(shù)為六十,故干支紀年,六十年輪回一次,常稱“六十甲子”或“六十花甲”。由于我們祖先崇拜動物,常以動物為圖騰,故以熟悉的十二種動物當做十二生肖,同紀年的十二個地支一一對應(yīng),就形成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龍、巳蛇、午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雞、戌狗、亥豬,十二年循環(huán)一次。
十二生肖紀年屬相是東方文化傳統(tǒng),以不同出生年代,將人分成十二屬相。西方文化的屬相,不以出生年,而以出生月。將一年分成“黃道十二宮”,相配以十二個星座,依次為:白羊、金牛、雙子、巨蟹、獅子、室女(處女)、天秤、天蝎、人馬(射手)、摩羯、寶瓶(水瓶)、雙魚。每個星座背后,都有一個相應(yīng)的希臘神話故事。他們同樣把人依出生月份,分成十二屬相,也迷信于“睇星座,看運程”。由于東西方文化日益碰撞融合,現(xiàn)代東方青年人,也講究起西方十二星座屬相;同樣西方人也逐漸熱衷于、喜愛起東方十二生肖了。許多西方國家就把2014年稱為馬年,2015年稱為羊年。其實中國馬年指農(nóng)歷的甲午年,羊年指乙未年。而農(nóng)歷新年比陽歷要晚約一個多月,嚴格講2014年1月31日,才進入甲午馬年,2015年2月19日,才進入乙未羊年。
十二生肖也好,十二星座也罷,都是歷史上傳承下來的民俗文化,可用來豐富我們的習俗文化生活。但若把生肖、星座等屬相,同人的命運吉利與否相關(guān)聯(lián),那就顯得陳腐落后,純屬迷信了。舊社會里許多戀人,因所謂屬相相尅不宜,而被父母拆散了婚姻,造成多少人間悲劇。這種現(xiàn)象,如今已不多見,但選擇嬰兒屬相的迷信,卻沉渣再起,又盛行起來了。由于馬年過后為羊年,有些擁有生育指標的父母,拼命爭取把孩子出生在馬年而不在羊年。有些在馬年末尾還不到臨產(chǎn)期的孕婦,甚至荒唐到預(yù)約大夫進行剖腹產(chǎn),要把胎兒出生于馬年而非羊年,爭要“馬娃”不要“羊娃”。這種情況,已引起國際關(guān)注,美國《華盛頓郵報》最近就作了報道。
持這種迷信的依據(jù),似乎是因羊不如馬強壯有力,而軟弱可欺。擔心“羊娃”長大后,不能當領(lǐng)導人物,做生意不順,婚姻失敗,生活窩囊受人欺等等。這種觀念實在過于陳腐,迷信得令人啼笑皆非。
中國目前有13億人口,按概率計算,起碼有一億人屬羊。五千多年來,我們中華民族故去的先人約有160億,其中有11億人屬羊。誰能說屬羊的人命運不吉祥呢?幾千年來中國出現(xiàn)一百五十多個帝王,其中有十三個是屬羊的,如唐代的李世民,清代的努爾哈赤,皆是“羊娃”出生,但不都是功蓋一世的開國明君嗎?曹操、司馬懿、呂端、岳飛、司馬光、曾國藩、李鴻章等歷代重臣、戰(zhàn)將,賀知章、賈島、杜牧、歐陽修等文化名人,也全是屬羊的?,F(xiàn)代名人中,十大元帥中的林彪,十名大將中的粟裕,皆是首屈一指的驍勇戰(zhàn)將,還有蘇聯(lián)著名元帥布瓊尼,美國二戰(zhàn)名將史迪威等,他們?nèi)紝傺?,哪有一點羊的孱弱?說屬羊不能發(fā)財,當今富有,誰還能賽得過首富比爾·蓋茨?多年全球排行榜第一名,他就屬羊,他的婚姻生活不是也很順嗎。享譽東西方的大文豪林語堂,也是“羊娃”出身,一生學貫東西,事業(yè)有成,家庭圓滿。說屬羊沒有創(chuàng)造性,近代最有名的大發(fā)明家,愛迪生就屬羊,一生上百項重要發(fā)明,我們至今仍在享用。
可以說,每12個成功人士中,就有一個屬羊的。比如現(xiàn)今25個政治局委員中,正好就有兩個屬羊(王滬寧、汪洋)。因此屬相與個人運命并無關(guān)聯(lián),只是統(tǒng)計學中的一個概率分布問題。以生肖屬相決定命運好壞,或睇星座,看運程,實質(zhì)上皆是一種宿命論,誤認為一個人畢生的命運歷程,是先天命中注定的,是必然的。這種宿命論否定了偶然性,從而也就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。其實人是生活在豐富多彩的各種偶然性之中的。一切必然性皆寄寓于偶然性中。所以一個人來到世上,總要不斷學習、不斷溝通、不斷奮斗,從而不斷增強自己適應(yīng)、識別、撲捉、躲避各種偶然性的能力。這種主觀能動性愈大,就愈能適應(yīng)多變的環(huán)境,愈能識別各種偶然性,愈能撲捉機遇、回避災(zāi)難,從而贏得一生的幸福與成功。
父母關(guān)心孩子的,不應(yīng)是出身屬相,而是賦予胎兒正常的遺傳基因,讓嬰兒健康成長,然后給兒童以很好的呵護與教育,使之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培養(yǎng)出有文化教養(yǎng)的素質(zhì)。也即造就一個生理與心理健康的軀體,一個真善美的靈魂,從而增強其主觀能動性。這才為“天下父母心”之所在。
因此,迷信屬相決定命運,純屬無稽之談,荒誕不經(jīng)。這種現(xiàn)象,再次引起筆者的質(zhì)疑,當下制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確實很好,24個字,12個范疇,但遺憾的是少了“科學”。“五四”以降,一直倡導民主與科學。科學并不只局限于科技,科學首先是一種精神、一種價值觀。一個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,是否科學,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。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,決不能少了科學二字。但愿有一天,能將科學二字重新補充進去。當然,這僅當作一個建議,暫且立此存照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