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1-28 17:10:47
——對基本價值觀24字箴言的辨析
中國注冊理財規(guī)劃師協(xié)會主席 朱相遠
十八大提出的24字核心價值觀箴言,既豐富全面、厚重實在,又易記可行。其實,這24字所構成的12個關鍵詞,是世界東西兩大主流文化融合的產物,是人類幾千年文明歷史的結晶。
我們若對這24字組成的12個關鍵詞,進行梳理與辨析,便可清晰看出,這12關鍵詞,既涵蓋國家、社會、個人三個層面,又隸屬于東西方兩大文化的融合。實為當今人類精神領域追求的最佳表達。
這12關鍵詞,分屬三個層面,每個層面正好4個。
國家層面4個: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。指經濟要富強,政治要民主,文化要文明,社會及環(huán)境要和諧,這四位一體是國家層面所追求的價值目標。
社會層面4個: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。指人們的活動、思想與創(chuàng)造要自由,社會地位與機會要平等,社會行為準則要堅持公平、伸張正義,社會秩序與規(guī)則要依靠法律治理來維護。這四位一體,構成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。
個人層面4個:愛國、敬業(yè)、誠信、友善。指每個公民做人基本準則首先是愛國,若不愛國,還何稱“國人”;對自己的工作勞動必須敬業(yè),干一行愛一行,一絲不茍地做好本職工作;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必須誠懇守信,嚴格遵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(guī)則,不能作假、謊騙、失信;人們在互相交往中,應當友好禮貌,善待別人,關懷弱勢。這四位一體,構成每個公民,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與做人標準。
國家有了如此堅定的價值目標,社會有了如此明確的價值取向,公民個人有了如此可踐行的價值準則。我們幾代人苦苦追求了上百年的民族復興中國夢,還有什么不能實現(xiàn)的呢!
這12個關鍵詞,從人類東西方兩大主流文化來看,也可分為三個層面,每個層面也正好4個。
兩大文化共有層面4個:富強、文明、平等、誠信。自古以來,這些就為東西方文化所共同遵循。人類文明就是不斷謀求發(fā)展生產力,創(chuàng)造各種財富來提高國力與人民的生活水平,力爭富強。隨生產力不斷發(fā)展,物質財富不斷豐富,人類在精神世界上,也不斷追求文明進步。因此,富強、文明為東西方文化共同的價值目標。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后,出現(xiàn)了階級分化,產生人壓迫人、人剝削人的不平等現(xiàn)象,于是便出現(xiàn)平等的要求與企望。西方文化強調,人在上帝面前,從來都是平等的;東方文化強調,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即不怕短缺,只怕不平等。故追求平等,確實為東西方文化共同的價值取向。人類社會進入商品經濟,出現(xiàn)交換等經濟活動后,必然講究誠信,作為行為準則。西方文化源于工商社會,當然講究誠信;東方文化雖源于農業(yè)社會,但古也主張“一諾千金”,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。故誠信是東西方文化中,共同的價值準則。
西方文化獨有層面4個:民主、自由、法治、敬業(yè)。這4個一直屬于西方文化的特色。民主、自由,是古希臘文化的特點,法治是古羅馬文化的產物,敬業(yè)是西方產業(yè)社會造就的職業(yè)精神。這4個關鍵詞,確實代表西方文化的強項。
東方文化獨有層面4個:和諧、公正、愛國、友善。這4個一直是東方文化的主題。天人合一為人與環(huán)境之和諧,仁為人與人之和諧,身心協(xié)調為肉體與心靈之和諧,和諧一直是東方文化的價值目標。公正即公平正義,也一直是東方文化的價值取向。愛國與友善是東方文化中做人準則。西方文化重視宗教,以教劃治;東方文化重視國家社稷,以國劃治。故東方文化特別重視愛國主義,視叛國為“奸”。同西方文化主張人性本惡,強調競爭不同,東方文化尤強調友善。自古認為人性本善,主張以禮治天下,號稱禮儀之邦,尊崇溫良恭儉讓,為人要寬容、厚道與慈善。
綜上可見,12個關鍵詞,既涵蓋了東西方文化共有的價值觀,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積極成果,同時又繼承了東方文化中的優(yōu)秀遺產。
最近中央又頒布了,培育踐行這一核心價值觀的23條意見。只要我們將這24字,認真落實到國民教育、經濟實踐及社會治理的全過程,就定能引領時代全面進步,為小康社會建成與中國夢實現(xiàn),提供無比強大的正能量。
2014年1月1日